首页

黑冰女王免费看

时间:2025-05-24 10:01:51 作者:一习话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浏览量:77971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在我国福建现身。这枚足迹,是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发现的,一个新的足迹属种——“英良福建足迹”也建立起来。今天上午,科研团队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2020年,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考察队找到了一个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钮科程说,这里已产出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等8种恐龙足迹,其中两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有12个。

  经过研究团队数年的工作,一个“全球最大”纪录在这里诞生。邢立达介绍,考察队发现的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有着独特的二趾形态,很容易辨别它们来自恐爪龙类。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其后足的第二趾具有巨大镰刀状的杀戮爪,行进时,杀戮爪通常向上抬起,在地面留下由第三、第四趾组成的二趾型足印。本次发现的这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不过从形态上看,这些大型二趾足迹,并不符合以前建立的所有恐爪龙类足迹属的特征。”邢立达说,科研团队将这类足迹命名为“英良福建足迹”。根据足迹大小推断,该恐龙的体长至少5米、臀高可达近2米。(北京晚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AA制自助游遭遇意外,责任如何承担?法院这么判

庄育智院士学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志东研究员作题为《庄育智先生的科学探索与卓越贡献》的专题报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庄育智院士的深厚感情,讲述了庄育智院士面对科研难关时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先后三次为服务国家需要改变研究方向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经历。“我们一定要把庄先生这种为国家需要献身的精神,从无到有的开拓进取精神传承下去,在科学研究上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张志东表示。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90后”养蜂小伙探索致富新“蜜”诀

当前,随着全国各城市工商业分时电价峰谷价差的持续拉大,用户侧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引爆。其中,作为电能量的“中转站”,2023年公共充电站充电量超过360亿度,成为增速最快的负荷,自然也成了配置储能最适合的应用场景。

时政微观察丨两个关键词看习主席巴西之行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称,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全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7464亿元,同比增长27.2%。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5006亿元,同比增长1.8%。

全国首例以所谓“FOF基金”形式提供场外配资非法经营犯罪案件一审公开宣判

沈阳8月31日电 (韩宏 宋静 叶琳)记者8月31日从东北大学获悉,东北大学师生近期走出校园,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篇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9月14日,警方通过DNA复核确认,1991年失踪的刘忠武终于找到了。刘忠武多年前被山东青岛一家好心人收养,成长后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还育有两个孩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